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號東齋。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杭州第一位狀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縣招賢賢德鄉(新登縣,今富陽洞橋鎮賢德村),畢業于武盛縣(分水縣,今桐廬分水鎮柏山村)。是集詩人、道學家、臺灣澎湖的第一位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傳奇人物。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施肩吾的詩,來欣賞一下吧。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1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繞洞尋花日易銷,人間無路得相招。
呦呦白鹿毛如雪,踏我桃花過石橋。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2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夜吟秋山上,裊裊秋風歸。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3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4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古人謾歌西飛燕,十年不見狂夫面。三更風作切夢刀,
萬轉愁成系腸線。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見。
老母別愛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四面,乃亦斷二腸。
不愁寒無衣,不怕饑無糧。惟恐征戰不還鄉,
母化為鬼妻為孀。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5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
知爾不堪還酒家,漫教夷甫無行處。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6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十訪九不見,甚于菖蒲花。可憐云中月,今夜墮我家。
李竦作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之后的《指元(玄)圖序》中有“仆游江南,于南京應天府遇華陽施真人肩吾希圣者”之句,仁宗時好道之士晃迥曾引及華陽子施肩吾的《三住銘》,而其本人所作《西山群仙會真記》不避“玄”字(真宗稱宋室圣祖趙玄朗之諱),又當在大中祥符六年之前。上述資料皆可作為其生活年代的佐證。
古籍記載
據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與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記載,施肩吾初得一托名晉代道士許遜者授其五種內丹訣及神丹諸方,后再遇呂洞賓傳授內煉金液還丹大道,于是隱居西山。道成之日,作詩曰:“重重道氣結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若記西山學道者,連余即是十三人。”白玉蟾跋《施華陽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之訣傳之鐘離權,鐘離權傳之呂洞賓,呂即施之師也。施有上足李文英。昔施君授李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靈妙有,法界圓通,離種種邊,允執闕中。’予偶得之,故并以告胡棲真,使補其遺云。”
施肩吾的詩10篇施肩吾的古詩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7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酒腸雖滿少歡情,身在云州望帝城。
巡次合當誰改令,先須為我打還京。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8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喃喃解語鳳凰兒,曾聽梨園竹里吹。
誰謂五陵年少子,還將此曲暗相隨。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9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乞巧望星河,雙雙并綺羅。不嫌針眼小,只道月明多。
施肩吾的詩施肩吾的古詩篇10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一種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羅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