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
張問陶出身于官宦世家,先世居湖廣麻城之孝感鄉(xiāng),明洪武中遷蜀之遂寧。[1]其高祖張鵬翮(1649—1725),清代康熙、雍正朝名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太子太保、太子太傅,《清史稿》有傳;曾祖張懋誠(1667—1737),官至通政使、署工部右侍郎;祖張勤望(1694—1757),官至山東登州知府、署登萊青海防兵備道。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張問陶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1】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寓目滄江上,天光屬曉晴。草根春露濕,云際塞鴻驚。
竹亂疑無路,松高時有聲。微風起蘋末,遙辨鄂王城。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2】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嫠也橫行起禍胎,桃花馬上看重來。不貽巾幗先逢怒,欲辨雌雄已自猜。
黃鵠特翻貞女調,白蓮都為美人開。請纓便是秦良玉,可惜征苗失此材。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3】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三川人滿欲烹珠,曾問今年米價無。餉道幾難通劍閣,商船新已斷夔巫。
蟬連糧運舟車險,錯雜民風士馬粗。猶幸未搖根本地,尚留嚴武在成都。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4】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銅瓶紙帳老因緣,亂我鄉(xiāng)愁又幾年。
莫笑神情如靜女,須知風骨是飛仙。
生來逸氣應無敵,悟到真空信可憐。
世外清名原第一,不修花史亦流傳。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5】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古寺垂簾語寂寥,禪茶僧飯暮蕭蕭。似曾離別情俱幻,重語家山夢轉遙。
綠鬢不辭同作客,黃花有約定相邀。遠游日月堂堂去,珍重流年最易銷。
問陶自幼受家庭熏陶,在其父直接教導下,與兄問安、弟問萊發(fā)憤攻讀。其嫂陳慧殊,工詩,時稱“女翰林”。問陶飽覽群書,博研名畫,勤學苦練,少年時即嶄露才華,被目為“青蓮再世”。十五歲時寫《壯志》一詩抒懷:“……咄嗟少年子,如彼玉在璞。光氣未騰天,魍魎抱之哭……。”少年壯志,氣概不凡。雖家中生活窘困,仍頑強堅持學習,“布衣不合饑寒死,一寸雄心敵萬夫”。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問陶年二十歲,在京與四川涪陵周興岱(號東屏,時任贊善官)之長女結婚。次年八月,偕周夫人乘船回川省親,十月在途中生一女,周夫人因病乃與小女留涪陵娘家。問陶回遂寧寫詩甚多。第二年五月,周夫人病逝涪州,不久小女亦夭。這時,其家境更為困頓,有時竟到“僅求衣食亦無緣”的地步。是年秋,問陶與兄問安去成都參加鄉(xiāng)試。因問陶所寫詩歌傳抄者眾,詩名大噪,成都鹽茶道林儁(號西厓)愛慕其文才,將其女林韻徵(名頎,號佩環(huán))許配予他,乾隆五十二年(1787)九月,在鹽茶道署成婚,其家里因此出現了世界詩壇罕見的“三兄弟三妯娌詩人”,即張問陶及其兄問安、弟問萊、嫂陳慧殊、妻林韻徵、弟婦楊古雪均是詩人。
張問陶與袁枚、趙翼同為性靈派執(zhí)牛耳者,其詩在當時已廣受重視,時人洪亮吉更將其與李白、蘇軾等大詩人相提并論。“謫仙和仲并庶幾,若說今人已無偶”。今人錢鐘書先生也早就提議將“乾隆三大家”中的蔣士銓換作張問陶,方能名實相副。
張問陶詩詞10篇張問陶的詩有哪些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6】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曾向中原策馬來,蒼茫舟楫入荊臺。湖南春水思騷客,潁上秋風憶霸才。
四海無家長作客,百年如夢且銜杯。亦知天地容樗櫟,敢說空山老大材。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7】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十年夢繞湘江綠,今日扁舟湘水曲。青山影里一帆來,沙樹微凋秋不俗。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8】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春去花時誤,天長客路遲。云山攜不借,風雨嘆將離。
齋散鐘魚寂,林寒洞壑奇。結茅真可托,誰寄草堂資。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9】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毒草靈苗大小符,門庭風景半醫(yī)巫。
形神久隔生原幸,人鬼交爭勢轉孤。
枕上心魂疑岸獄,眼中眠食羨妻孥。
瓣香好禮維摩詰,認取天花著體無。
張問陶詩詞張問陶的詩【篇10】
朝代:清朝|作者:張問陶
賃廡終須有數椽,何勞辛苦嘆無田。豬肝累尹身難避,雀舌留賓手自煎。
舍北條桑能取利,市南沽酒不論錢。舊巢宛在空回首,飛鳥依人亦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