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詩詞廉潔
于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勛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于謙詩詞廉潔,來欣賞一下吧。
于謙詩詞廉潔【篇1】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眉間黃色應歸期,正值清秋八月時。封事預需當寧問,音書先慰倚門思。
宦情落落從來懶,吏牘紛紛欲去遲。好在故園三畝宅,功成身退是男兒。
于謙詩詞廉潔【篇2】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西風落日草班班,云薄秋空鳥獨還。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
于謙詩詞廉潔【篇3】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看山如看畫,聽水如聽琴。水流碧溪轉,山高白云深。
俯仰天地間,萬物本無心。松風颯然來,為我滌煩襟。
于謙詩詞廉潔【篇4】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都門三月柳飛花,把酒相看日未斜。充貢已看先得意,承恩仍喜蚤還家。
輕風細浪征帆穩,芳草長亭客路賒。君去故園春尚好,令人歸思滿天涯。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于謙等和黃竑制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之子。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于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么用處?”奏疏上呈后,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遂溪的教諭吾豫說于謙的罪應該滅族,于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該處死。刑部堅持原判這才停止了。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國公布。
于謙詩詞廉潔【篇5】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晝靜暖風微,簾垂客到稀。
畫梁雙燕子,不敢傍人飛。
于謙詩詞廉潔【篇6】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夏田得雨苗青青,秋田得雨容易耕。夏田秋田俱得雨,農家不用愁收成。
收成有望人心悅,四方萬國騰歡聲。嗟予菲才忝巡撫,慚無德澤被蒼生。
但愿風調雨順民安業,我亦走馬看花歸帝京。
于謙詩詞廉潔【篇7】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我家住在西湖曲,種得梅花繞茅屋。雪消風暖花正開,千樹瓏璁綴香玉。
有時抱琴花下彈,有時展易花前讀。浩然清氣滿乾坤,坐覺心胸絕塵俗。
一從游宦來京師,幾度梅花入夢思。為君展卷題詩處,還憶開窗對月時。
醉墨淋漓染毫素,筆底生春若神助。調羹鼎鼐愧無功,何時卻踏西湖路。
于謙詩詞廉潔【篇8】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一簇高低近翠微,碧云紅樹靜依依。枝垂碩果霜初落,鳥露危巢葉漸稀。
僧寺樓臺臨竹塢,人家煙火隔柴扉。半竿落日斜明處,又見松頭一鶴歸。
于謙詩詞廉潔【篇9】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憶郎直憶到如今,誰料恩深怨亦深。
刻木為雞啼不得,元來有口卻無心。
于謙詩詞廉潔【篇10】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石榴樹底紅巾蹙,薝卜枝頭露香玉。薰風拂拂自南來,時向高堂埽炎燠。
湘簾半捲日遲遲,竹陰參差柳陰綠。紅綃煥爛蜀葵開,金彈累垂盧橘熟。
端陽佳節競繁華,角黍堆盤映醽醁。一從游宦隔天涯,馬首紅塵厭驅逐。
有時飛夢繞錢塘,此景依然在心目。今年夏月居晉陽,南北風土殊炎涼。
清和已過近五月,草木猶自愁飛霜。故園物候不可見,塵沙塞草空茫茫。
云山望斷幾千里,小樓盡日空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