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山水的詩句
“ 山口 ”,又稱 埡口,指高大山嶺或山脊的鞍狀坳口,常由侵蝕造成。“山谷”,指山地中較大的條形低凹部分,主要是構(gòu)造作用流水或 冰川侵蝕的結(jié)果,經(jīng)常被用做通過高山的道路,按結(jié)構(gòu)可分為:斷層谷向斜谷背斜谷等。“ 山腳 ”,指山的主體邊緣,也是山體海拔最低處,是山與其它陸地或者水域進(jìn)行相互過渡的位置和空間。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膶懮剿脑娋洌M軒椭酱蠹?
古人寫山水的詩句(篇1)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陸游《沈園二首》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zèng)裴十四》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yuǎn)常遺寒。——王令《暑旱苦熱》
水遠(yuǎn)煙微。一點(diǎn)滄洲白鷺飛。——?dú)W陽修《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長(zhǎng)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jiǎng)⒂礤a《竹枝詞二首·其一》
泛樓船兮濟(jì)汾河,橫中流兮揚(yáng)素波。——?jiǎng)亍肚镲L(fēng)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zhǎng)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李白《行路難三首》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shí)波。——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引之于山,獸不能走。吹之于水,魚不能游。——牛殳《琵琶行》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瀑布風(fēng)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江上陰云鎖夢(mèng)魂,江邊深夜舞劉琨。——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古從軍行》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閣詩》
淮水東邊舊時(shí)月,夜深還過女墻來。——?jiǎng)⒂礤a《金陵五題·石頭城》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zhǎng)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佚名《伯牙絕弦》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自是人生長(zhǎng)恨,水長(zhǎng)東。——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報(bào)道山中去,歸時(shí)每日斜。——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七八個(gè)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蘇軾《鷓鴣天·林?jǐn)嗌矫髦耠[墻》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語來江色暮,獨(dú)自下寒煙。——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醪g《芙蓉樓送辛漸》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jiǎng)O《踏莎行·閑游》
古人寫山水的詩句(篇2)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佚名《碩人》
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諫逐客書》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李白《游泰山》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四十年來家國(guó),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guó)》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春山。——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寒雨連天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醪g《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引之于山,獸不能走。吹之于水,魚不能游。——牛殳《琵琶行》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jiǎng)⒂礤a《竹枝詞》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山深失小寺,湖盡得孤亭。——唐庚《棲禪暮歸書所見》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dú)W陽修《醉翁亭記》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閑居贈(zèng)裴秀才迪》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韋應(yīng)物《淮上喜會(huì)梁川故人》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jiǎng)⒂礤a《竹枝詞二首·其一》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佚名《荊軻歌/渡易水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海水夢(mèng)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tái)》
古人寫山水的詩句(篇3)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漢·佚名《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jiān)庐?dāng)門——宋·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shí)休——宋·林升《題臨安邸》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唐·劉長(zhǎng)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宋·陸游《訴衷情·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唐·賈島《尋隱者不遇/孫革訪羊尊師詩》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漢·曹操《觀滄海/碣石篇》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唐·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魏晉·左思《詠史》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宋·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春山——清·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dú)擅場(chǎng)——明·李夢(mèng)陽《汴京元夕》
引之于山,獸不能走——唐·牛殳《琵琶行》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先秦·佚名《山有扶蘇》
梅子黃時(shí)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宋·曾幾《三衢道中》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唐·白居易《賣炭翁》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dú)沾衣——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東風(fēng)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唐·盧綸《長(zhǎng)安春望》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shí)——宋·陳與義《登岳陽樓》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漢·佚名《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岸青山相對(duì)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唐·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宋·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后云溶溶——唐·牛殳《琵琶行》
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宋·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唐·李賀《李憑箜篌引》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夜泊楓江》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若似長(zhǎng)安月蝕時(shí),滿城敲鼓聲噒噒,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唐·牛殳《琵琶行》
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南北朝·佚名《木蘭詩/木蘭辭》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