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可以鍛煉對書文字作品概括分析能力,對書中的內容進行總結和評價。如何寫出優秀的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1
《駱駝祥子》是我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內容十分精彩,故事很感人。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老舍的作品有許多,如: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二馬》,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講述的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斗,而搏斗的結局,卻是他的失敗而告終。
下面這段故事說的是,祥子的雇主曹先生因被人誣告不得已遠走他鄉,祥子又因曹先生的牽連,白白的被孫偵探劫去了用來買車的全部積蓄。祥子怎么也想不通這是為什么。但被迫得到隔壁家借宿一晚了。
祥子需要被人證明他的誠實,就像我們需要身份證一樣。祥子需要被老程證明,他是守義的,也是厚道的,他是有良心的。你千萬不能認為祥子不拿曹家的一草一木是應該的。祥子不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他沒有上過什么學,沒讀過書,他可能壓根就沒聽過什么“平賤不能移”、“舍生取義”的大道理。
可他這個底層辛苦掙命的小老百姓,竟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大丈夫們的誓言,這實在應該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因為我們會發現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2
風吹彎了路邊的樹木,撕碎了店戶的布幌,揭凈了墻上的報單,遮昏了太陽,唱著,叫著,吼著,回蕩著;忽然直弛,像驚狂了的大精靈,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亂,四面八方地亂卷,像亂撞的惡魔;忽然橫掃,乘其不備的襲擊著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樹枝,吹掀了屋瓦,撞斷了電線。
可是,祥子在那里看著,他剛從風里出來,風并沒能把他怎樣了!這一句經典的話帶給我永恒的震撼,一直讓我難以忘懷,讓我感受到了祥子生活的年代,他經歷的種種悲慘生活,讓我仿佛身處其中,無法自拔,它使我深深體會到祥子要做一個獨立勞動者“善良”愿望的最終破滅,是帶有歷史的必然性。當時軍閥的亂兵、反動政府的偵探、車行老板的強奪,是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過程中的產物,而生存權利的最終被剝奪,則是當時下層勞動者無法規避的歷史命運。這句話便是出自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農村,在那貧困艱苦的農村,他已無法生存,最終決定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嶄新的生活。他試過各式各樣的工作,然而發現最適合自己的還是當一名車夫,所以,他選擇了拉洋車。這項工作的選擇向我們表明了祥子盡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了個體勞動,同時也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是他的志愿、愿望,在這樣的社會,城市和宗教似乎給了他實現愿望的機遇,經過三年的奮斗,他買上了屬于自己的洋車,然而他不是幸運兒,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他的車竟被人搶去。
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盡管他對自己的追求產生過懷疑,更加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斗。而在這場激烈的搏斗中,祥子失敗了,他終于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
他的一生可謂是三起三落,他總是在買車賣車中兜兜轉轉,在此過程中,因為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的希望,使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在這一次一次的遭遇中,祥子也從一個善良、勤勞、俠義、樸實的農民變成了狹隘、自私、愚昧的封建社會產物。他是一個悲劇,而這個悲劇則為我們有力地揭露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使我們看到了當時中國黑暗的舊社會對勞動者的種種剝削及壓迫,讓我們感受到當時社會的不公平待遇和黑暗氣息。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已經融入其中,好像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在那里我仿佛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看到牌樓、街道、小巷,看到車廠、大雜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幾十年前的老北京,我沒有感受到絲毫快樂,只看到祥子的那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在烈日,雨雪中處處有著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一次次的落在祥子的心頭,讓他不斷地經受著這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所帶給他的折磨!最后虎妞慘死,小福子上吊,老馬頭倒斃在街頭,使得祥子也終于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里……看著看著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傷,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人力車夫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讓我深刻地認識了“地獄究竟是什么樣子”。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老舍先生通過對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整部小說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力,刻畫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
小說里充斥著的悲涼發人深省,故事離奇感人。這部小說的深刻性在于,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后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一個行尸走肉般的無業游民。
小說以祥子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斗,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祥子的悲劇則是被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發展的都市現代文明的烙印。這種畸形發展的現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伴隨祥子的人生歷程,也在不斷地腐蝕著祥子的靈魂。
雖然這部小說里所說的事情,離我們現在有幾十年了,并且也肯定有藝術加工,但文學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是千千萬萬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那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為它畢竟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生在這雄雞病危的年代。
現在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改革開放的成功。我們的新社會越來越穩定,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國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也在不斷上升。我們的國家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讓人民安居樂業。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是國家的重點培養對象,在這樣的國家,我們幸福成長,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奮發向上,努力學習,為我們的國家奉獻一份微薄之力。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3
寒冬,本應銀蝶飛舞,可窗外,陽春白雪。嘴角輕揚,捧起書,我看見了劉四爺。
劉四爺,在老舍寫的《駱駝祥子》中,也算是個人物d,性格刻畫比較出彩的人物,很多人卻覺得他是個冷酷、苛刻、唯利是圖的人。但某位賢者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放大他,能看到很多不同。
劉四爺,他雖為人冷酷,但也不失熱心。手下人若是家里有急事、急病,告訴他一聲,他肯定不會含糊,利索地答應他,水里火里,定有他熱心幫忙的影兒;面對祥子,他更是如此,看祥子一會兒拉散客,一會兒拉包月,祥子沒有給他任何東西,劉四爺卻總為他敞開車廠的大門。
然而,我更佩服劉四爺面對生活的坦然態度,女兒和祥子“私奔”后,他卻并未悲觀,并未憤怒,反而是賣掉車,賣掉廠,懷著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瀟灑地離開,走向憧憬的遠方,卻不似個空巢老人般,漫無目的地混著日子,等待閻王的請帖,然后入土為安。
但,他聽到至親之人---虎妞離去的消息時,他的顫抖、震驚,透露出的淡淡憂愁、悲傷,反而是我讀到的最有人情味的劉四爺。他那時的木訥,足以說明了他自己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不是真的,他可能更是為自己的過錯而懺悔,為沒來得及看女兒最后一眼而悲傷,為對待女兒不周到而痛苦。可是,顯得與以前的奸詐、狡猾的形象,與他風流、灑脫的一生那么的格格不入,卻又似天造地設般注定融合在一起。
陽光與冰雪,互為對立面,卻融合在一起,毫無違和感。劉四爺,也許似窗外的陽春白雪,也有兩面,一為“冰”,一為“火”,讀著,讀著,暖意心生。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4
人生中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有的人被困難擊倒,從此一蹶不振,也有的人越挫越勇,迎難而上,最終完成自己的夢想,達到人生的目標。成功的道路上重來不曾簡單過,就想老舍所著的《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一樣,其中充滿了艱辛和命運的打擊。
全書以祥子買車三起三落的情節發展為中心線索,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苦難生活。主要內容是,在二十年代末期一位來自農村的車夫——祥子,在拉租來的洋車時,立志要買上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他夢寐以求的一輛洋車。但是,沒過多久,軍閥亂兵搶走了他的車,而孫偵探騙走了的僅有的積蓄。面對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祥子做過反抗,依然幻想用努力實現夢想,但是一切都是徒勞。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賣掉料理虎妞的喪事。而小福子的離世讓祥子心中最后一朵火花被澆滅,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淪落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已經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
我認為祥子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在他人生開始的時候,他干勁十足、毅力非凡。而當黑暗的現實壓垮他的時候,他慢慢的倒下了。失去的以前的自信和干勁,被黑暗是社會磨平了棱角,利劍開始變鈍,不在是哪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祥子了。他的墮落他心有不甘,他的頹廢的在消費社會給予他不公平的賬單。他曾經有洋車的陪伴,于是他有一個目標踏踏實實的朝著這個目標去前進;他曾經有他的駱駝們的陪伴,于是他被搶走的洋車也不足以讓他肝膽俱裂;他曾經有虎妞的細心照顧,于是他可以在收獲了第二輛洋車之后還能有動力去拼搏。那是他這一輩子的目標,他這一生都是為了這個目標去奮斗。要是當時的社會不那么黑暗,也許他會有一個與結局不一樣的人生。
這部小說是一個悲劇,祥子從開頭的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到最后的麻木狡猾。祥子奮斗過、努力過、拼搏過,可最終沒能逃脫他最后的悲慘結局。他的結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的努力與堅持讓我們在當時黑暗的社會看到一線希望,希望他能有一個好的結局。但是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他終是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被社會給打敗了,被社會所腐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信念和力量從哪個黑暗的社會中站起來,永遠的倒下了。祥子的墮落反映出了社會的墮落。
反觀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安定的社會,讓我們能夠安心的成長。但是在安定的背后,也有很多黑暗的一面。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樹立自己的目標,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了不在有想祥子那樣被生活、社會所壓垮的人出現,我們要變得強大起來,讓我們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5
漫長的假期要用讀書來充實。利用這個暑假,我閱讀《駱駝祥子》。很好奇它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有自己的答案。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后,干起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車,他吃盡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妻,喜歡的人也走。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曾經向上、不屈的祥子變,他變得無賴、自私,變得沉淪自棄,吃喝嫖賭他都學會,成“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現實總是與祥子的理想過意不去,現實的殘酷最終使他的理想灰飛煙滅,甚至連他也不成人樣。
其實,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這一路上起起落落這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棄拼搏,放棄理想,也想和別的車夫一樣過得腐敗,在那個時候可能是一種解脫吧!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樣,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勵自己站起來,一次次為自己心中的目標而拼命的向前,這應該與他那老實的人品分不開吧。
這又讓我想起我們。當今的社會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樣,沒有那么無情,更沒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應該說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會敗類”,他們一定奮斗過,但吃不苦,最終淪落到這種不堪的地步。我們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何不努力奮斗,去達成理想呢?
《駱駝祥子》文字上的特點,則是它是活的。老舍先生注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讓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心理,他們的情感。讓我們的心也為之震動。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應當注意這一點。《駱駝祥子》也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面對生活的無奈。描寫非常口語化。
我從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學會遇到問題時應當具有的精神。無論再苦再難,都要奮斗下去。真正學會“不拋棄,不放棄!”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6
祥子是一個車夫,但他卻并不平凡。“我只想擁有自我的一輛車,然后娶個清清白白的妻子,成個家。”要求不但不高,并且現實。對于每一個內心純潔、清白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十分完美的愿望。
祥子,一個以往勤勞堅忍,有著自我目標的人最終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進取和堅韌。他十八歲進城,三年奮斗,最終實現了他那小小的愿望的第一步——擁有一輛自我的車。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但那種.種艱難險阻,一次次挫折打擊,一個個陰謀,一回回欺騙,也讓祥子也開始懷疑自我的選擇。
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后,立志買一輛車自我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所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到達這一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我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可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之后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脫不開的“感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夢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夢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我的夢想不斷奮斗,最終卻不必須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完美的生活,可是結局卻是那樣的悲慘。
布滿荊棘的生活消磨著祥子的意志。最終祥子沒有像勝利者一樣抬起頭,黑暗已將他的身軀包圍。他屈服了,他開始自暴自棄,日漸墮落。他體內流動著的,仿佛已不是鮮血,如同行尸走肉,心已凍結。因為僅有純潔的人才有熱血,才需要熱血。這正如同一棵倒地腐朽的大樹上盛開的蘑菇花,雖然五顏六色,艷麗異常,但終究是短暫的。祥子的一生正是最好的明證!
這雖不是人們期望看到的結局,但卻是深刻的,值得深思的。祥子所生活的那個個人主義社會,會讓人們因貪念而互相殘殺。在這兒,沒有人能判定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一個個陰謀,欺騙,挫折扼住了祥子的脖子,讓這個原本純真善良的人,變成了窮途末路的鬼。而這杯具的產生,只因為這個罪惡的社會嗎其實祥子也在不知不覺中絆了自我一腳,“有了車便有了一切”“不想別人”也“不管別人”。一個個目光短淺的人,正因為這自私而埋下禍根。不錯,祥子的故事,是事實,是縮影。
祥子的一生,總是在快要實現自我的宏愿時而突發變故。他隨著那個時代的波動而改變,他沒有絲毫選擇和改變命運束縛的機會,他以往掙扎,但這個來自社會底層的人的掙扎又有多少用呢時間向前推移,杯具仍在上演,祥子如浮萍般,在那個動蕩的時局中沉浮,他從被欺騙利誘,到欺騙利誘他人,本想掙錢謀生的人,最終經不起命運的戲弄而墮落
“人因夢想而偉大”,祥子本是夢想的持有者,但最終卻因為漸漸失去夢想而消沉。正如本書所寫,昔日“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何時會埋起自我來,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駱駝祥子筆記讀書筆記篇7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后,我從中了解到了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說主要講了一個洋車夫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著。后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產這個悲劇的原因。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但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
我仿佛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是牌樓、街道、小巷,是車廠、大雜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就是幾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這兒沒有絲毫田園詩一般的快樂,而是祥子的那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烈日下,雨雪中處處有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這是一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最后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終于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里……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人力車夫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讓我深刻地認識了“地獄究竟是什么樣子”。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
整部小說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力,刻畫出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堪稱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說里充斥著的悲涼發人深省,故事離奇感人。所以家喻戶曉,已譯成各種語言流傳多國,在世界文壇都有極重要的影響。這部小說里所說的事情,的確離我們現在有幾十年了,并且也肯定有藝術加工,但文學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是千千萬萬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那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為它畢竟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生在這雄雞病危的年代。
現在的社會穩定,經濟也在不斷發展。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