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
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讀書筆記則是彌補這種腦力不足的最有效的辦法。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1
1937年的十月,埃德加·斯諾發表了《紅星照耀中國》。贏得了億萬讀者。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書之一。
通往“紅色大門”,認識了周恩來。通往延安的道路上,認識了主席、朱德。在紅軍大學認識了校長林彪。就讓我們跟著埃德加·斯諾的腳步走進這“紅色大門”吧。
當斯諾走進紅軍隊伍時,軍中的場景使他很是驚訝,看見有這一個普通的人,難道他就是主席,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紅軍裝,戴一頂普通的紅軍帽子,左胸上衣袋中裝著一個陳舊耳磨亮的鐵煙盒子。他酷愛抽煙,單憑這一點就能知道這是誰了吧,談笑間他已經抽了幾根煙,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他那爽朗的笑聲。似乎可以給人無窮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困難險阻。可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他帶動和指揮著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革命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
當斯諾吃中餐的時候,他看到,當時的菜也是十分簡單,主要吃的是粗米和饅頭,蔬菜和肉早已成為當時的珍貴物品,就連他這種“稀客”吃的都如此“簡單”。無法想象紅軍吃的有多差,但就是這樣,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隊伍,怎么會有精神和力氣去搞生產,干革命,作為他們的領袖,主席又是如何帶領他們做到的呢。
通往“紅色大門”的路途中,斯諾漫步在陜北的`窯洞中,思考著,探索著,破舊的窯洞里,除了幾間簡陋的家具,其余都是書。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的各種書籍,讓人愛不釋手。突然,他被一張掛在土墻上的照片吸引住了,照片上的人正劍眉微皺,雙眼望向遠方,目光炯炯有神,神態自如,他渾身散發出一種神圣而堅定的氣質,這個人就是主席。照片傳遞出來的是眼神中的鎮定和豪壯,多年的戰火不曾在他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
從斯諾的真實描述中,我知道了主席,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在世界歷史中,大家會永遠銘記一個偉大而平凡的名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2
西北,苦寒之地,夐不見人,飛塵蕭索。正值天朝國難,全球之刻。鮮有人知,于崇山峻嶺間,村落市鎮里,共產黨之蘇維埃政權已然步步壯大。其人民之軍隊曰“紅軍”,甚是驍勇善戰,無可匹敵。美利堅記者斯諾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季夏至開冬登訪天朝,深入陜北之革命根據地,期于主席、周恩來等新中國之命脈領袖。往往徹夜暢談,秉燭不倦,其嘗調查大街小巷之風土民情,撰寫采訪數余篇。上自浴血奮戰之鐵血軍人,下至衣衫襤褸之鄉里百姓,莫不一心向黨。斯諾于回程中思索再三,將黨員干部之無私,建設革命之思想,決策階層之果斷,底層戰士之勇猛等種。種事跡精神整理編合,刪繁就簡,終得一著,名曰《紅星照耀中國》,風靡久矣。
此書予瞻慕久也,今朝終得翻閱,一氣讀完,大呼快哉。斯諾筆下之紅色中國名副其實,蘇區,蓬勃發展之一點一滴,均記錄在冊。有俗語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以旁觀者之身份,不計偏倚,描摹昔日之中國圖景。無歌功頌德之成分,亦無忌諷貶低之偏激。徹底于人民之立場考慮,于人民之視野評判,真乃人民之肺腑之言爾!不愧于“長征第一手資料”之名。
再觀書中之領袖風采:手指江山社稷,口令百萬雄兵。主席最為典范,其自幼酷好讀書,后因變故退學,自修甚勤,不懈努力,終得五車學富,后于連年征戰中步步為營,皆憑于此;嘗留學于德意志、法蘭西之周恩來,在校成績尤為優越,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心懷報國熱血,砥礪前行;更有賀龍、彭德懷、劉伯承、左權等各領風騷。眾人之堅毅、深邃、勇猛亦或幽默,均為個人魅力之表現,予欽佩不已。
斯諾之作品同是哲學。于兵糧寸斷之最絕望時,共產黨之軍隊迎難而上,竭全力予敵之圍剿當頭一棒,于敵重重阻擊中不渝使命,猶星火置于朽木,敵之打擊愈烈,火苗之勢愈旺,眼看即可燃遍全中國鮮明之火光!
星星之火,不堪燎原乎?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3
我會用英勇,頑強,勤勞這三個詞來形容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里的資料。
英勇的意思是英勇:勇敢出眾;勇敢出眾的人。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每個人物都英勇善戰。比如在第八篇同紅軍在一齊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了解他們年輕、英勇、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并且講述了紅軍采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這就是他們英勇的一個方面)。
頑強的意思是頑強:強硬;堅強。勇敢出眾,強硬不屈。比如在第五篇長征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跡。長征這么的不易,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并且還活得很好,說明了中國解放軍的頑強。
在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人民解放軍都十分的勤勞、能干。這也是人民解放軍對戰國民黨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所以我認為用英勇、頑強、勤勞來概括紅星照耀這本書是十分完整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彭德懷很多,懷他小時候的經歷并不是很好,可是他卻沒有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他17歲帶領饑民去攻打糧倉。說明了他是一個十分有正義感的人。
我從紅星照耀中國的一段中,“在表演途中我突奇怪地發現彭德懷卻已脫了棉衣,這是我才看到他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邊的一個小號手身上。”說明了他很喜歡小孩子,也沒有官架子。
我從“長征途中自我的馬讓部下們騎。”說明了他是一個很有兄弟情的人,也體現了他沒有官架子,身為一個長官卻把自我的馬給部下騎。也說明了人民解放軍與人民之間沒有距離。
因為這些種種原因,所以我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最喜歡的人物是彭德懷先生。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4
本月,老師組織我們讀《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后,我的收獲也頗為豐富。
《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是他沖破了國民黨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對中國革命的嚴密的新聞封鎖,才最終匯編成一本書。此書曾以《西行漫記》作為書名。
這本書主要講了1936年,“我”帶著當時“我”無法理解的許多關于中國紅色政權、革命與戰爭的問題,冒著生命危險沖破層層封鎖,進入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當時中國戰火連連,處于水深火熱當中。“我”采訪了許多共產黨人,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紅軍偉大的將領,慢慢的找到了答案。這些紅軍將領也向“我”介紹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軍事策略以及蘇區內的生活等等。第一次讓全世界知道了紅軍是一支強大而又嚴格的隊伍。
書中這么多篇章,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第五篇:《長征》。
“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用在白天行軍上,十八天用在夜間行軍上。”“紅軍一共爬過十八條山脈,其中五條是終年蓋雪的。”當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長征的統計,我的第一感覺是覺得長征當時十分艱苦,其次是感到敬佩。敬佩他們在這么惡劣的環境、艱苦的環境中能堅持下來。他們是一支強大的隊伍,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他們那個年代,生活是那么的艱苦。而現在,我們卻過著幸福的生活可又身在福中不知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所有的好東西都是百般挑剔,這不好那不好的。當讀了《紅星照耀中國》后,我也感到無比慚愧。我應當向那時的紅軍學習,做一個節儉、勤勞的人!
《紅星照耀中國》讓我感受到了紅軍不可征服的戰斗精神和改變世界的熱情與力量。“紅星照耀中國”,還照耀了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5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該書絕大部分素材來自作者采訪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狀況。
作者透過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主席、周恩來、朱德、劉志丹、賀龍、彭德懷等以及廣大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的接觸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實狀況,準確、鮮明、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斗爭業績。主席和周恩來是作者埃德加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僅在政治好處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畫、環境描述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記》中譯本出版后,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作家社此次推出中譯本七十周年紀念珍藏版的《紅星照耀中國》,獲得譯者董樂山先生家屬獨家授權。書中首次匯集1937年英文初版、1938年中譯本初版、1939年英文修訂版等三個早期不同版本中的所有珍貴圖片。
新版《紅星照耀中國》的圖片安排,以1937年、1938年、1939年三個不同版本危險后順序,前面版本中已用圖片,后面不再出現。凡英文原版中的圖片,則盡量援用最初說明,以使讀者了解該書與西方讀者最初見面時的原貌。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6
八十年前,一位美國新聞工作者埃德加斯諾,來到中國某報社工作。他常年跟隨紅軍生活,孤身一人,探索紅色中國革命,將其所見所聞真實記錄,匯編成一部紀實性報道作品。
手捧《紅星照耀中國》,曾經的一幕幕歷史畫面,如畫卷般徐徐展開。書中雖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看后卻令人驚心動魄,震撼不已: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著祖國的領土,敵人殘忍的屠刀指向人民,整個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就在國難當頭時,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開始挽救危局……
中國工農紅軍與敵人斗智斗勇,頑強作戰,通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方多次包圍,擺脫險境,四渡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渡金沙江……紅軍的有勇有謀讓我嘆服,他們不得已進行的大規模轉移——-二萬五千里長征,可謂歷史奇跡,體現出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素質,幾乎無人再敢小瞧這只驍勇善戰的軍隊,無人再敢輕視這股不可作文/抵擋的力量。
在作者筆下,仿佛能聽到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戰士們嘶啞卻嘹亮的吶喊聲、看到許多杰出的革命前輩們鎮定自若,部署著作戰計劃、無數仁人志士在戰火紛飛的根據地,用火一般的熱情,百折不撓的進行著革命工作……他們都在堅持著自己心中崇高的革命信仰!
這部書是一部浸滿鮮血的歷史圖冊,它讓我們明白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所經受的苦難和犧牲,懂得我們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來自昔日中國革命前輩們的浴血奮戰。這部書的魅力,就是描繪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軍隊頑強拼搏、不屈不撓、英勇卓絕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贊頌了領袖人物的偉大,讓我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令人驕傲的歷史!
當年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在新的世紀新的時代,新中國的建設,更需要我們繼承革命精神,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征程中煥發出新的光芒,讓閃亮的革命紅星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700字篇7
如果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看戰爭中的中國是怎么樣的呢?美國記者,同時也是世界聞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諾就很好地為我們表現了出來。他冒著生命危險奔赴當時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據地,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然后運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把一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了這本書上。
在書中,斯諾還對國民黨進行了批判,駁斥他們一直對外宣稱共產黨為“狂熱分子”、“無知土匪”的這種行為。他對主席大加贊賞:主席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地研究,對于工作卻事無巨細、一絲不茍,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還有頭腦冷靜不屈不撓的周恩來,戰無不勝的林彪,令地主鄉紳聞風喪膽的賀龍,彭德懷、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權等一批優秀的革命領袖,他們用那火一樣的愛國情懷,燃起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熱情;他們用那鐵一樣的堅定意志,斬去了舊中國的病根腫瘤。這些革命先驅雖出身平凡,卻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國救民意識。身為領導人,卻與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擺架子,他們那顆愛國愛民之心,不為功名,不為利祿,只為當時中國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作者在書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著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通過這一段段鉛字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場,看到了共產黨員們流下的鮮血。讀書讓人了解了歷史,更加讓人學會了思考。前輩們經久不衰的一腔熱血感染了我,我要學習他們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學習他們為中華崛起而克己奉公的無私,我更要學習他們在強大敵人面前不服輸、勇敢克服困難的難得精神。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盡自己的一份力守護祖國,守護這一來之不易的和平。